2)第304章 初雪_我在三国打直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发,还假惺惺的表示对张帆的伤势很是挂念,希望他在此好好养伤,无需担心,讨伐董卓的大业将由他们继续完成云云。

  ……

  张帆端坐于城楼之上,观大雪纷飞,端着热酒自斟自饮,突然公孙景急急忙忙的走来,行礼道:

  “主公,出大事了。董贼焚毁雒阳,迁都长安。”

  张帆眉头微皱,放下酒杯叹息道:

  “这种天气下迁徙……哎!百姓苦啊!朝政把持于残虐之辈手里,就是这样的结果。”

  公孙景愣了半晌,硬着头皮问:

  “主公,如今董贼西去,您会乘势追袭吗?”

  张帆面无表情,沉吟良久方才开口:

  “各路诸侯各怀鬼胎,志不在此,起初大家或许觉得董卓膨胀的太快,不加以制约势必反噬自己;如今董卓既败,退守长安,已经不足以对他们构成威胁,谁还肯白白折损兵力呢?”

  公孙景忍不住说:“可是您是盟主啊!您下令追击,他们敢不听吗?”

  张帆冷笑道:“当志同道合的时候,他们自然听我指挥;但是一旦和自己利益冲突,谁还当我是盟主?就算我下令又如何,他们还不是阴奉阳违,互相推诿,到头来还是一样,反而使我下不来台……”

  公孙景失望的说:“难道,这场讨伐就这样虎头蛇尾了吗?”

  张帆冷静的说:“西凉军目前还有十几万精锐,只要锁死函谷关,就算联军人数再多,岂能撼动分毫?退一万步说,真的攻破函谷关,那需要多少人命来填?函谷关不同于汜水关,它已经入关中最后的屏障,董卓只能死守,绝不肯后撤半步,你明白吗?”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长达五十公里的峡谷,东头是函谷关,而西头就是潼关。

  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都是山东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可见函谷关的重要性。

  公孙景表情有几分不甘,不过也知道张帆说的一点没错,董卓只要扼守函谷关,任凭你有千军万马,也只能望而兴叹。

  看着公孙景失魂落魄的表情,张帆轻笑道:

  “你就不能动动脑子?难道想诛杀董卓,就只能力敌吗?就不能智取吗?”

  公孙景顿时来了精神,拱手道:

  “还请主公教我——”

  张帆胸有成竹的说:“董卓势力膨胀的太快,根本来不及消化。表面的繁盛掩盖不住内在的腐坏,以李傕,郭汜为首的凉州系军阀和以吕布为首的并州系军阀早已势如水火,矛盾日益加深……“

  张帆继续说:“面对外部压力或许还能抱团,只要压力一去,顷刻间便土崩瓦解。如果再有人稍微挑拨一下,顷刻间就能让董卓死无葬身之地。”

  公孙景一脸惭愧的说:“想必主公早有准备,是卑下僭越了……”

  张帆不可置否,面沉如水,遥望西方的双眼里早已是寒凉一片,杀机一闪而逝……..,。

  我在三国打直播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