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1章 意外惊喜_大清拆迁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被革职回籍的上谕迅转化成无数条看不见的:到京师的角落旮旯之间,激起一片片的尘埃。八卦的北京老百姓们纷纷传说着这个新闻,并开始努力给这件事情提出一些解释,而且还不止一个版本。

  “喂,听说了没有?军机大臣翁同被朝廷革职回籍了!”

  “啥?帝师被革职了?切,别逗了,翁大人是皇上的老师,岂能说革职就革职啊!”

  “千真万确啊!听说还是皇上亲手写的上谕呢?”

  “这到底是唱的哪出戏啊!不知道颐和园那位太后会如何处理?”

  “那还用问?翁师傅是汉人,而军机大臣是要保持满汉比例的,故而翁师傅出缺,补进来的也只能是汉人。”

  “照我说,这一补,八成就把直隶总督王文韶补了进去。”

  ……

  嗡嗡声中,车轮撵着青石砌成的大街,张云飞将车窗玻璃放下,聆听着大街小巷的八卦消息。不要小看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们的议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话说这亿万百姓谈论一件事儿,铁定能找出问题的答案来。

  张云飞想到:在大清国,军机大臣一向和朝廷政局生死攸关。现在,这个要职又出缺了。谁补呢?太后没明说,只是说先让王文韶代理,加上荣禄掌管直隶总督,这也就意味着整个直隶地区都更紧密地攥在了西太后的手里。

  这样一来。从罢免翁同到安排王文韶补缺。再到给荣禄挪位子。都是随机应变。却正好变成一气呵成地连环拳。成为顺理成章地事情。要是慈禧自己操刀。反而不见得这么顺当。

  难道皇上真地不懂这些吗?张云飞想着。丫地。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不由得替这次维新变法是否能挨过一百天而担忧起来。

  北京有两条街上地洋式建筑最多。即东、西交民巷。交民巷原本是一条街。东至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宣武门内大街。全长近3公里。东交民巷原是大清“五部六府”所在地。原先在西交民巷内还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太常寺、銮仪卫等衙门。

  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地频频失败。如今地东交民巷成了使馆区。清政府只好改江米巷为交民巷。以表示慈禧太后地“量中华之国力。取与国之欢心”地卖国愿望。

  在东交民巷成为使馆区之后。西交民巷成了“金融街”。外国地一些大银行在此落户。那些洋式建筑。高大多为银行教堂。小巧多为洋商、买办诸类地住所。鸦片战争以后。在这地区先后设立了英、法等使馆。离着英国使馆不远地地方就是德国地使馆。德国使馆是1862年设立地。位于东交民巷路南、洪昌胡同北口西侧。与法国使馆隔街相对。英、美、法、德、俄等国在巷内成立联合行政机构。还开设了“美国花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英国汇丰

  请收藏:https://m.lp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