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八章 别拿恶霸当圣父_两禽相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早在书写赈灾条陈的时候,就拿出自己的私财,让王府派驻各地的管事在当地收购赈灾物资。一接到任命,就下令各地管事开始向灾区运粮。

  朝中许多臣僚,尤其是太子一系的官员们,对这位素以骄奢狂恣出名的皇子,原是存着看笑话的心态。毕竟,形势摆在那儿,就算凑到了银子,那玩意又不能吃不能喝,灾区及附近地区肯定粮价飞涨,拿着银子也买不来多少粮食。外地粮价便宜,可架不住远啊,现拿钱去买,哪里来得及?没曾想,穆远人刚到,粮食便一车车、一船船运来了,且比本地粮价便宜三成。

  那些囤着粮食,喜滋滋等待官府捧着白花花的银子前来购粮的商户们傻眼了,他们捐钱捐物,给家里的孩子换来读书考学资格,可还指望着从粮食买卖上赚回呢。现在王爷从外地调来的粮食明显比他们的便宜,他们还卖个屁呀!

  有识时务的跟着降价;也有部分顽固不化的,咬紧牙关不松口,任由自家粮店门可罗雀,甚至打出“盘存”的招牌,想耗到外地粮商卖完了,百姓要吃粮,到时还得买他们的——有王爷撑腰,他们对跨界抢生意的外地粮商敢怒不敢言,只能暗地里咒诅他们的粮车掉轮子,粮船路遇顶头风,来时被灾民抢粮,去时被绿林好汉抢钱。

  一晃数日过去,外地运粮车船一队走了,一队又来,源源不竭。

  这下连老顽固也坐不住了,要知道,即使降到跟外地粮商齐平,粮价仍是往日的三、四倍。

  几番价格比斗下来,粮价渐渐降到了原来的两倍。

  穆远赚得盘满钵满,那些所谓的“外地粮商”,全是他的手下,粮食收购价最多也就是平时的一倍,来路更远些的,甚至平价收购。

  容悦算是服了:“你是来赈灾的,还是来卖粮的?”

  穆远说得理直气壮:“是赈灾的,也是卖粮的,这样不是很好吗?爷赚到了银子,百姓得到了实惠,没有我从中周旋,粮价怎么降得下来?最后只会便宜了奸商。”

  他从来不是烂好人,赈灾既是职责,在自身得益的前提下,不妨造福百姓。但也仅只如此了,叫他拿着自己的银子买粮给别人吃,那是不可能的,贴钱赚吆喝的白痴行径他照样不屑,最多少赚点,同时围观奸商吃瘪当余兴。

  容悦亲他一口:“爷足智多谋,妾身万分佩服。”

  “爷不要你佩服,只要你爱慕。”穆远一面调笑,一面脱衣:“爷出京时明明衣冠楚楚,仪仗赫赫,只有在悦儿身上,爷才会清洁溜溜。”

  于是河蟹爬过,累到口吐白沫才沉沉睡下,再睁眼时,天已大亮。

  机灵的地方官又迎来了神清气爽的王爷,他们最近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原来的苦差变成了美差。钱多粮足,赈灾等于“施恩于民”,等于“政绩”,等于更高的官帽,大家都躲一张张“忧国忧民的父母官”脸谱背后暗乐。

  因为奖励当场兑现,募集到的善款越来越多,除购买粮食物资外,还存了数百万两。穆远趁机宣布“以工代赈”政策,只等大水退去,就招集百姓重修堤坝,重建家园。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切都向良性发展。

  也算老天开恩,从穆远离开云都到现在,近一个月过去,除略有几日阴雨,其余全是大晴天。

  穆远因此被称为“有大气运”之人。古人对这点极为讲究,仅凭这份气运,就让太子党无声无息地倒戈了一批。

  随着地方官苦面变笑颜,他们的家属也蠢蠢欲动起来。(未完待续

  两禽相悦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