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一战成名天下知(三)_抗日之血肉长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然,心情刚刚好转一些的佐佐木少将发现了河面上的几大块正在向下游飘去的燃烧的木板,这个以现让少将的心情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浮桥都被毁了,要那个桥头堡有什么用!

  “八嘎。”(日本人骂人的词汇实在是太过于贫乏了,说来说去就这么几个词。)佐佐木旅团长在盛怒之将小山不二当场劈成两半。

  杀掉了那个严重失职的工兵少佐,对于改善目前第三十旅团所处的困境,并没有半点实际上的意义,接下来佐佐木少将还是要面对眼下的局面。

  此时,摆在日军第三十旅团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不顾一切的集中所有兵力向淮北出击,力图天亮后在空军的掩护下以破釜沉舟之势向濉溪口强行推进。

  第二个选择就是在东岸的桥头堡加固扩展原有工事,在对面的重炮的火力支援固守待援。

  已经被中国军队打寒了胆的佐佐木少将,出于稳妥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第二个方案,他让所有的部队在东岸的桥头堡一带就地构筑工事。同时他还向西岸的部队下达了要他们尽快再架设一道新的浮桥及将重炮大炮拉到岸边的命令。当然佐佐木少将就是再贪功畏罪,在这对已方极为不利的战局下,也不得不向第十六师团师团部发去请求给予紧急作战指导的求救电报。

  此战后,日本军方在总结作战失败的教训时,普遍认为,佐佐木旅团长在这个问题上犯一个致命的错误。要是他指挥尚有四千战力第三十旅团东岸部队能向淮北猛进,那这场战斗的结局,就会有很大的变数。

  而中国军方则认为,日军就算是当时向淮北方向猛攻,这场战役的结果也不有什么改变,要是那样的好日军第三十旅团就会直接撞在已经从濉溪口出发了的六七千中国军队的枪口上,以第三十旅团那时的作战能力根本不能攻下淮北,就更加谈不上什么进击濉溪口了。日军第三十旅团要是孤军深入淮北只能是死得更快更难看。

  这些后事,且不去管他,让我们的视线重新回到东岸的那个对日军第三十旅团生死攸关的拂晓。

  中国军队见日军开始修筑加固扩展桥头堡的工事,也在日军的外围开始挖战壕修简易工事。

  一时间,已经连续响了十几个小时的枪炮声的萧濉河东岸,就恢复了昔日的祥和与安宁。

  刚才还在你死我活的厮杀的中日两军的官兵们一个个放上手中的枪炮,各自一心一意的进行着土木作业,那架势看在程家骥眼让他产生一种自己仿佛是身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的水利建设工地的错觉。

  中日两军的指挥官在当口心里都清楚自己是在干什么,也清楚对方是在干什么。

  佐佐木少将想的是尽快加固日军在东岸的阵地,以保证在天亮后第三十旅团在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