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六章 神秘来电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秋在脑海中,将这两个月来,基于PBFBT4T-2OD体系的,全部实验数据进行汇总。

  写一篇文章,就是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开端大概是这样的:

  他们合成了一系列基于PBFBT4T的材料,通过侧链工程,可以调控材料的溶解性和光电性能,其中,最佳体系为PBFBT4T-2OD。

  不过,这部分算是前传,可以另发表一篇文章,他不打算放入这次的正文中。

  这次拟投递到材料学科顶刊AM上的工作,他打算直接切入主题,也就是:

  许秋等研究者,开发了一种高效的聚合物给体材料,PBFBT4T-2OD。

  多种表征手段可以证明,这种给体材料具有高结晶性能,采用旋涂手段,能形成适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face-on分子堆砌结构。

  进一步,通过控制旋涂时的温度条件,可以精细调控共混薄膜的显微形貌。

  最终,最优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性能,可达10%以上,且不需要溶剂添加剂、热退火等后处理手段。

  “滴答滴,滴答滴……”

  突然,一段手机铃声传来,打断了许秋的思绪,他回过神来。

  没记错的话,这大米手机自带的铃声,应该是陈婉清的。

  “呀,是魏老师的电话,估计是问我们实验的情况。”陈婉清略显慌张道。

  “接呗,反正今天实验还算顺利,如实汇报就是了。”许秋道。

  她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正待按下接听键,却发现手机铃声停了。

  回拨过去,很快被接通,她打开了免提。

  “喂,魏老师,刚刚在测试,没听到电话铃声。”

  “嗯,测的怎么样?”

  “还行……”

  “学姐,还是我来吧。”许秋小声说道。

  他大概猜到了魏老师想问什么,便从学姐的手中接过电话。

  “魏老师,我是许秋。”

  “结果怎么样?”

  “上午主要是调试设备,大概花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又测试了几个样品,都是我的体系,从原始数据上来看,信号都比较明显。

  我刚刚处理好P2FBT4T-2OD单独组分和共混薄膜的数据,它们均表现出face-on的分子堆砌结构。

  这个结果可以和之前的DSC、TEM数据相互印证,进而解释器件性能高的原因。”

  “好,好呀,那你们继续测试吧。”魏老师舒缓了一口气,问道:

  “对了,餐费、车费多少,谁付的钱?”

  “中、晚两餐60块,打车也是60多,都是我付的钱。”

  “行,我等下把钱转给你。”

  说完,魏老师便挂断了电话,许秋将手机还给学姐。

  陈婉清朝他比了个OK的手势。

  “魏老师还会查岗啊。”韩嘉莹道。

  “偶尔会吧,”陈婉清道:

  “要是经常在邯丹校区,他眼皮子底下做实验,就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