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二章 变革_三国之少年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传出。

  刘辩心里却不怎么好受。

  大汉朝的百姓。

  竟然连吃肉都这么困难。

  这可是鸿都门学!

  就算是寒门,也是寒门中的有钱人。

  他们竟然连肉都吃不起。

  更何况是种地的百姓?

  刘辩觉得这样不行。

  给他们提供读书的机会还不成。

  还要有赚钱的补贴家用的机会!

  而最好的赚钱法门。

  就是给有钱人打工。

  大汉家里有钱,又没什么文化的。

  也就是商人了。

  刘辩想了想,决定给鸿都门学添加一门课程。

  算学刚好合适。

  教授他们现代的记账法。

  兼职风气搞起来。

  动员会结束后,刘辩将心中的想法和蔡邕讲了一遍。

  蔡邕却露出了不高兴的神色。

  “陛下,鸿都门学的学子,不专心学习圣人之言,这怎么行?”

  刘辩可以看出来。

  蔡邕已经很克制了。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来,恐怕他就要开喷了。

  读书人,不好好的读书。

  去搞什么歪门邪道?

  蔡邕坚决不同意。

  这样说已经很委婉了。

  “读书人,也是要关注衣食住行的。”

  “国丈生在富贵之家,没有深刻的体会。”

  “你看看那些学子,其中而立之年的,不在少数。”

  “一个人从小读书到三十岁,他的吃穿从哪里来?”

  蔡邕不禁被问倒了。

  他可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在以前,读书是世家子弟的事情。

  最不济,也是富商。

  哪有寒门什么事情?

  “就算是圣人,也没有摆脱衣食住行。”

  “而衣食住行,与金钱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要是为了生存,金钱从来没有臭味。”

  “大汉百姓何其多艰!”

  “寒门子弟也不容易啊。”

  刘辩的一阵感慨。

  让蔡邕放下了心防。

  不过他还是有其他解决的办法。

  “陛下,为何不从国库中……”

  “朕打算兴蒙学。”

  什么?

  蔡邕吃了一惊。

  “以后大汉百姓,想要读书认字,都可以前往蒙学。”

  “这才是要花钱的地方。”

  蔡邕一阵思索,最终还是被刘辩打败了。

  “所以,以后鸿都门学,不仅仅是为朝廷输送人才。”

  “还要专门培养一支教书先生队伍。”

  “否则以后人才不够用。”

  蔡邕点点头,这都是小事。

  也是利于鸿都门学的事情。

  既然读书比不过别人,总要有一个出路。

  教书先生就不错。

  “男儿当自立,都三十岁的人了,还不能养活自己,朕要这些官员有何用?”

  “鱼肉百姓吗?”

  “自己都不会赚钱,怎么教百姓赚钱?”

  蔡邕越来越觉得有道理。

  就这么被说服了。

  “陛下所言极是!”

  一旁成熟稳重的曹操,都忍不住笑了笑。

  若不是拼命忍住,恐怕早就笑出了声音。

  那就真的失礼了。

  “鸿都门学,要想成为当世显学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