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8.提议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元旦会那么忙......我人麻了......明天看吧)

  院前急救是个非常吃资历和经验的工作,但它同时又非常需要体力去面对大量的突发情况。单是扛抬担架就是一项体力活,基本上了年岁的都很难应付超一线的急救工作。

  这个工作实在太累了,是连20来岁的年轻人都未必能承受得住的累。

  可为了能保持院前急救的活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病人送去医院,这个工作只能年轻人打头阵。

  他们都经过专业医科的学习,也经过急救规范化的培训,也跟过前辈积累过经验,但比起常年在内急摸爬滚打的“老油条”们来说,还是嫩了点。

  祁镜只是去急救中心两个月就看到了不少漏洞。

  论原因,急救中心人力资源匮乏肯定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主要原因。然而人力资源质量层次不齐一直藏在它的背后,也同样堪忧。

  祁镜没办法解决资源匮乏的问题,就希望能在质量上好好改一改,所以就有了“周五黄昏”这个提议。

  其实这个提议不是他原创的,最初的灵感源自朱岩的随口一提。

  那还是在纪清婚礼前几天,一次他们去朱家聚会,朱岩说了新年的愿望。自己女儿的婚姻幸福是必须的,其次便是新医院的竣工,而最后他希望能再次启动由他主办的医学研讨会。

  对于医学研讨会这种东西,国内和米国有很多不同。在米国,会有医药器械巨头出资兴办对应学科的研讨会,顺便推销一波自己新研发的产品。而在国内,资本只能赞助,没法做到真正牵头。

  朱岩想要在医院竣工前先刮一阵诊断学的风暴,给祁镜和女婿所在的诊断部预热一下也情有可原。

  只可惜,国内没这种土壤。

  祁镜的意见很明确,没必要为了诊断部做这种事儿,久而久之自己自然能打响名声。朱岩意见也很明确,就没想听其他人的意见,继续奉行自己一贯的商人思维。

  其实这事儿他一早就在筹备了,早在明海医学研讨会期间就想开一次试试水,可惜被主办方否掉了。

  而在开会前,市西儿童医院院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为儿科急救蒙上了一层阴影。院感是从十一月上旬开始扩散的,恐怕也逃不过那些专家的眼睛。

  朱岩的提议祁镜虽然反对,但对它的内核其实持完全支持的态度。

  临床医生确实缺乏一种交流病例讨论病例研究处理办法是否妥当的交流平台,再想到院前急救这些存在的情况,就有了向急救中心主任,也就是一众人等口中的“老总”提议的“周五黄昏”。

  因为时间定在了周五,选择了晚饭时间的黄昏。

  参考丹阳过去十年120急救电话的密度分布时间区间,发现周五下午的4-6点是120拨打次数最少的,所以祁镜就选了这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