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7.意外来电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介绍万国朝病例前,先介绍下肺移植)

  自1983年多伦多肺移植中心首次取得肺移植成功以来,肺移植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肺移植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至2008年底全世界共完成单、双肺移植约23716例,且每年以2100例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肺病患者在进行肺移植后获得了新生。

  一、肺移植国外新进展

  当前制约心肺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供体短缺、受体死亡率高、术后早期肺移植物失功、慢性排斥长期生存率低等,这也成为目前国际上肺移植研究的重点。

  1、肺移植的基因表达及基因治疗

  肺移植早期移植物失功(PGD)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移植前及移植后的多种肺损伤,如脑死亡相关的肺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免疫介导的肺损伤等。ShafKeshavjee认为基因转染是可以用来修复受损移植器官的一个可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一系列实验研究显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及RT-PCR技术检测RNA样本,发现有404个基因片段表达上调2倍,187个基因片段表达下调。与此相关的基因为(IL-6、IL-8、TNF-α、IFN-γ、IL-1β、IL-10),粘附分子(ICAM-1,P-选择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MMP9),化学趋化因子等的变化【2】。实时定量PCR检测简单易行,整个过程只需1小时就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目前这种方法在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已应用于临床。该中心还进行在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较重时,预先体外转入IL-10基因加以修复实验研究。通过一系列猪和小鼠的动物实验发现,供肺植入前转入腺病毒转染的IL-10基因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急性移植肺损伤的程度,甚至还有可能对慢性移植肺损伤(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有所帮助。同时为了减少腺病毒转染的一些不利影响,给予一定量的免疫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转染效率和体内表达持续时间,获得良好效果。另外的研究发现,器官获取过程中经支气管内转基因治疗较切取后保存过程中的转基因治疗效果更佳。这也提示为尽可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可常规给予经支气管内转基因治疗以减少原发性移植肺失功。

  2、体外膜氧合装置ECMO和NovaLung在肺移植中的应用

  由于可利用供体的短缺,据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资料显示每年约有20-25%的待移植病人在等待中死亡,对于终末期肺病患者这一比例可能更高。因此如何更好地使这部分患者尽可能延长存活时间,从而获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