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9.另一个真相(2):有罪(汉总加更5/15)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天10-11点】

  “共存”还是“清零”?新冠疫情暴发近2年,越来越多国家在这两条路径间做出抉择。

  曾以坚持“彻底消除新冠”而闻名的新西兰、越南,于10月实施“与病毒共存”策略。

  “大逆转”的还有澳大利亚。它曾被BBC等媒体评价为全球封锁最久、边境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当地时间11月1日,关闭近19个月的澳国边境重开,首架国际航班落地悉尼。

  葡萄牙已将新冠降级为“地方流行病”,体育场馆不再设上座率。法国、意大利几乎放开管控,酒吧、剧院挤满人。不同于英国的“全自由”模式,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要求民众在参与大规模集会时,使用疫苗护照。

  全球多地的民众正在跨国度假、探亲,恢复商务出行。截至11月1日,泰国认可的“入境免隔离”国家和地区增至63个。“这是亚太地区最大规模重新开放国门的一场豪赌。”法新社评论。

  然而,“共存”并非坦途。世界卫生组织10月28日表示,全球新冠确诊和死亡数近两月来首度回升,超过一半的新增病例来自大面积开放的欧洲地区。

  英德两国监测疫情的重要指标“7天平均感染率”在10月23日前后,达到7月至今的最高值。德国重症监护医学协会专家警告,“真正的第四波疫情已经开始,并且正在加速”。

  共存派、清零派都在关注的新加坡,疫情发生戏剧性变化。“新加坡接种率是亚洲最高,所以有条件地率先逐步解禁。然而,它与以色列一样,刚开放不久,防疫的堤坝就坍塌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形容。目前,新加坡正在扩大新冠治疗设施的收治能力,从目前近2000张病床增至4000张。

  《南华早报》评论,全世界不得不学会以理性方式与新冠病毒共处。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国家为之付出“人的代价”。

  “我们参考新加坡等经验,学的是如何在走向开放和防范失控间取得平衡。”《纽约时报》表示。

  11月1日起,韩国正式开启“与新冠共存”模式,将分3步回归正常生活秩序。到第3步,将彻底解除私人聚会限制,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有评论称,又一个国家“躺平”了。但细究之下,各国放宽防疫的“姿态”,有着显著不同。

  英国是“与病毒共存”的最早提出者、实践者。早在2020年,该国一度希望以自然感染方式形成“免疫屏障”,即不采取积极防疫、也不主动检测潜在感染者。到今年7月19日,尽管民意调查显示,公众更倾向于渐进地重新开放,但在每日感染率居高不下时,英国取消了几乎所有的防疫限制:不强制戴口罩;取消集会限制、一米社交距离;入境者无需1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