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他守着心中的一份忠义底线,直至为国捐躯。

  就象钱肃乐,固执、执拗,但无可指责他对大明的忠诚。

  就象张煌言,他不是个政客,可他拼尽全身之力,在做事,他是个能实干、肯实干的能臣。

  这些人的人格魅力,在不停地影响着吴争的心境,慢慢地潜移默化,直至引导着吴争走入迷茫。

  可现在吴争明白,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想做的绝不是个愚忠的遗臣。

  至少,不应该是个愚忠于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小朝廷。

  这个小朝廷,在一开始就只是自己的一个跳板,而现在,自己竟将它当作了自己的……家?!

  有了这一认识,吴争骤然变得神清气朗起来,他拍拍马士英的肩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马士英欣喜地发现,一直忧郁的吴争突然象换了个人似的,他感到非常意外。

  “主公是决定,采纳我的建议?”

  吴争坚定地说道:“我的面前,自始至终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抗清复明。在这条路上,无论谁挡路,就只有一个字,杀!”

  而这时,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之后,没过多久,宋安的声音出现在吴争的马车车窗边,

  “少爷出大事了。”

  吴争掀起窗帘,问道:“何事?”

  宋安看了一眼马士英,吴争哂然道:“有话就说,不必遮遮掩掩。”

  宋安这才道:“少爷,刚刚应天府驻军来报,应天府……乱了。”

  “乱了?”吴争确实感到意外,在他看来,除非清军再次进攻,应天府是乱不起来的。

  王之仁受了自己这么大的恩惠,且以镇江、常州、苏州三府纳入他的囊中,乱,这不符合常情啊?

  哪怕王之仁投敌,清廷也给不了这么优渥的代价,乱有何益?

  而王之仁不动,自己在正阳门外的一万多驻军,足以震慑城内一些宵小。

  可吴争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初被清军捉去的陈子龙等人,没有被洪承畴解送顺天府,或许在洪承畴看来,这些人还没有被解送顺天府的资格。

  吴争北伐,骤然光复应天府,这一应文人皆被滞留在牢里,而吴争因父病南返,失去了得知此情的机会。

  夏完淳是陈子龙的学生,陈子龙出狱之后,只要稍加关照,自然不会将此情专程通报给吴争。

  这些文人,骨头是硬的,但脾气是执拗的,他们认准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而吴争的崛起,有着太多的巧合和不可复制,他的身后没有背景和府荫,便成了这些文人重新上位、展露头角的契机。

  这无可指责。

  任何权力的更替,都是打到一个既得利益者或者团体,将利益汲取双后,开始壮大。

  就象武林中,一个新人要露头,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败一个已经成名的高手。

  吴争,在这些资历深厚的文人眼中,就是一个没有背景的成名高手。

  而吴争的年龄、这一年多来率性的言行,还有倡议拥立长平公主监国的举动,这都成了他们攻击的因由和罪状。

  看似强大,实则根基浅薄,不攻击他,还会攻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