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四章 应天府之变(七)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肃乐下意识中,也希望朱以海能多劝他几遍。

  可朱以海显然没有再劝他的意思。

  钱肃乐突然感到一阵心酸。

  此时听朱以海询问,钱肃乐深吸一口气,将杂乱的情绪压了下去,回答道:“依臣猜想,兴国公会接受殿下的。兴国公是个老成世故之人,不可能为了与吴争区区交情而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或许他两不相帮,保持中立,但绝不会与殿下为敌。”

  朱以海大松了一口气,就算他不是钱肃乐这般对人心把握笃定,他也能猜想得到,只要兴国公接受自己的条件,哪怕保持中立,他的胜算也是极大的。

  朱以海连连点头,将目光投向正阳门那支刚刚抵达的新军,脸上一片灿烂的神色。

  钱肃乐看着朱以海的后脑勺,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惆怅。

  他说因为先后黜落两任监国,无颜站在朝堂之上,这不假,但不是全部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钱肃乐有愧,他觉得愧对了吴争,这个名义上自己乘龙快婿的少年,就因为自己的这一阴谋,生生断绝了未来的政治前途。

  而这少年,还刚刚光复了应天府等九府之地,还刚刚在绍兴府拯救了朝廷一众官员及家眷,这其中就包括朱以海本人和他的妻妾。

  就算钱肃乐铁石心肠,就算钱肃乐深信不疑自己的做为是正确的,也无法隐瞒自己的良心,他是在恩将仇报。

  这一点,就象是一只虫子,不断地吞噬他的心血,让他无端地抽痛和战栗。

  ……。

  王之仁真会象钱肃乐所言,就算不站在朱以海这边,也会保持中立、两不相帮吗?

  不得不说,钱肃乐看人是很准的。

  至少王之仁确实是这样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在他看来,这乱世之中,唯有手中的实力和军力是最可靠的。

  什么情意啊、大义啊,都是扯蛋。

  就算是必须扯,也要选得不痛点的地方去扯。

  而眼下这个变局,绝对不是扯的好时机。

  所以,王之仁选择了撤,两不相帮,也就是两不得罪。

  虽然失去了一个邀功的良机,但这与选择一方投靠的风险相比,是值得的。

  但世事往往有意外。

  而且这意外往往来自于不起眼的人,所谓小人物改变历史,就是这个道理。

  但在王一林看来,自己绝不是个小人物。

  特别是接受了应天府大大小小富商显贵的集体“贿赂”,腰缠数十万贯,置了豪宅、田地,纳了两房小妾之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是贵族了。

  所以,他有自己的考量。

  在朱以海和吴争之间选择,他选择吴争。

  不是因为与吴争在梁湖有手足之情,也非是与吴争在杭州之战有同袍之义,而是他认为,吴争是个可以同富贵共患难的人。

  简单点说,他更相信吴争。

  吴争对钱财、军功的洒脱,明军之中谁人不知,被将士交口称赞。

  王一林也是受过恩惠的,杭州城之战后,吴争除了给王之仁的,还塞了不少给王一林,而这次北伐光复应天府之后,吴争更是对王一林受贿视若不见。

  二人私下里,还能勾肩搭背,你一声兄弟我一声老弟相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