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这个“种”很正经_诸天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绍圣五年,春!

  官家赵煦日益虚弱,病入膏肓,入冬以来屡次传唤端王赵佶入宫,所聊之事,无外乎平复西夏、收服燕云,下去后好有脸面对列祖列宗。

  此生所愿,再无其他!

  所说语气,竟然颇有恳求之意。

  赵佶虽然贪图享乐,但这毕竟是皇帝老哥最后的遗愿,他对自己也真的很好,怎么着也要满足了他。

  一开春,赵佶立刻便走出了温柔乡,官拜枢密使,掌天下兵权,亲至西北征讨西夏。

  大宋对北方的军策,乃是先平西夏,再谋燕云,大宋与辽国之间,已经有一个多甲子都没开战了。

  岁币这两个字,说起来很可耻,但相比发动一场战争所耗上千万贯的军资,每年岁币几万贯对富庶的大宋而言,实在等同于毛毛雨。

  而且宋辽之间不发动战争,便能进行榷场互市的贸易。

  进口辽国的马匹、皮毛、老山参、牛羊等,出口茶叶、布匹、瓷器等。

  大宋对辽国的贸易顺差每年为大宋赚取的金钱超乎想象。

  那几万贯的岁币,在庞大的贸易顺差面前,又算不得什么,这才让朝中衮衮诸公将羞耻二字放在了一边。

  但赵佶身为现代人,对大怂国这种可耻的行为,绝对是看不惯的,绝对是要禁止的。

  唯有淦他才能证明自己是个男人,才能证明大宋的好汉不怂。

  西北庆州,赵佶领三万精锐以及无数物资抵达,东京已经有了绿意,但春风还没吹到西北之地,满目疮痍。

  从庆州城墙朝着西北眺望,可见到一条条土黄色的干沟,在荒原上这样的干沟多的数不胜数。

  这些都是古老的河流留下来的遗迹,西北之地的气候在唐末五代之时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无数的森林逐渐消失了,无数的河流因为少了水源地也渐渐地干涸了,只留下一大片满目疮痍的大地。

  所以,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与野蛮的党项人作战,地不利,即便越过了横山,也会因为补给的问题很快被打退回来,难以深入银川平原。

  文人出身的种(chong第二声)师道如今已经是满脸胡须的西北汉子了,脸膛黧黑,眉眼间全是沧桑。

  他身后,是弟弟种师中,三十来岁的汉子,一副武将的装扮。

  可要知道,他种家的曾祖可是大儒,他种师道更是拜张载为师,正经的儒家子弟。

  种家,为大宋牺牲的实在太多。

  赵佶看着这两位,老种相公、小种相公,水浒里鲁达挂在嘴边的存在,心中感慨无比。

  有这两位存在,大宋西北可安。

  种家子弟,有种,不负种姓。

  “周侗练兵一年有余,得精兵三万,配备强弩利器,另有将造营新研制的火炮八百门,粮草无数,两位说说看,这西夏该如何去打?怎么去打好这一战!”

  周侗练兵很有一手,毕竟是禁军天字号的总教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