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深居俯夹城_覆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掩眼中失落之情。“公与兄接受了朝廷任命,上个月点了千石县令,已经去了青州赴任?”

  “正是,”与审配一起到来之人也是干脆直言道。“但君侯尚未到任便遣正南兄厚礼来请见家兄,堪称礼仪备至,我们沮氏不可失礼,因此家父便遣我登门回复,致意于君侯,以示感激。”

  “这有什么可致意的?”公孙珣苦笑摇头。“倒是我冒昧了,之前来的路上模模糊糊听人说广平的沮授沮公与少有大志,善于谋划,而且去年举了茂才后却迟迟没有入洛为郎,便忍不住动了心思……其实,我虽然因故得了亭侯之位,但却只是一个县令,而公与兄初举茂才,便拜授为令,同职相请,已经分外失礼了。”

  “君侯过虑了。”沮宗,字公祧,也就是沮授的胞弟了,闻言赶紧宽慰。“君侯拜托正南兄的时候,尚不知家兄已经接受任命,怎么算是失礼呢?”

  公孙珣再度苦笑,其实这才是问题真正所在,他无奈的不仅仅是沮授离家出仕难得再见,而是对方直接点了县令。

  什么意思?因为公孙珣自己混到现在,便是有爵位在身,也不过就是个县令……同为县令,他是没有资格去招揽沮授这般人物的。

  而且,随着公孙珣眼界渐渐开阔,他也渐渐明白,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

  大汉朝的人才,尤其是顶尖的智谋之士,多不多?

  其实遍地都是,田丰沮授就在邯郸两侧,荀氏叔侄就在颍川安坐,蒯氏兄弟就在襄阳读书……个个看起来触手可及,可实际上呢?

  实际上,这些人都是大族出身啊!人家凭什么要投奔你?或者你凭什么让人家投奔你?!这并不是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意思,而是说这年头根本没有择或者不择的必要!

  河北两个顶尖的智略人士,田丰是茂才,然后一出来点了侍御史;沮授也是茂才,然后直接上任县令……那这两个人面对你公孙珣的心态,恐怕是平等的吧?

  还有颍川的那对叔侄,荀氏的名头天下人尽知,而且根本不需要从自家老娘那里获取情报,公孙珣仅凭自己的政治经验都看的出来,只要党锢一解开,在陈寔已老的情况下,这荀氏作为颍川世族的龙头必然会有人登上三公之位!

  这种人物,会在董卓入洛前择主吗?

  还有蒯氏兄弟,人家家里早四百年前就是著名谋士了,专业的,祖上蒯通就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个著名谋士,家族绵延四百年……疯了吗,跟你走?

  甚至极端一点,还有现在正是熊孩子的陈元龙和周公瑾,很早之前公孙珣便将这两个人物和现实中的两个世家对照了出来……陈登的亲父怕就是陈球的那个侄子陈珪,而陈球正是审配之前效力的那位位列三公的陈公;周瑜也是如此,正如下邳陈氏是徐州第一世族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