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卖花女》和《窈窕淑女》的不同结局_【那个叫夏可以的女人】 2012年夏我和三个熟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摘要]英国戏剧家萧伯纳所著《卖花女》和由其改编的音乐剧《窈窕淑女》的结局截然不同:前者伊莉莎离开她的改造者息金斯;后者伊莉莎回到息金斯身边。依据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以及费边社会主义等思想,分别解读两种结局,探寻不同设置的目的。

  [关 键 词]《卖花女》;《窈窕淑女》;萧伯纳;创造进化论;费边社会主义

  一、引言

  继威廉·莎士比亚后,乔治·萧伯纳是公认的英国杰出戏剧家,他著作等身,凭借《圣女贞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萧伯纳的另一剧作《卖花女》(1912),在出版初期并未受到广泛关注,被改编成音乐剧《窈窕淑女》(1964)后备受好评。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作品的结局却迥然不同:前者伊莉莎离开息金斯嫁给弗雷迪并开了一家花店;后者伊莉莎最终回到息金斯的身边。依据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以及费边社会主义等思想,分别解读两种结局,探寻不同设置的目的。

  二、生活与神话的对抗

  《卖花女》取材于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精通雕刻。他看不起充满欲望的凡间女子,决定雕刻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伽拉忒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卖花女》前面情节与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相似:息金斯用六个月的时间,终将伊莉莎改造成为高贵的女士。但剧情急转直下,萧伯纳在补充的结局(Sequel)中详细描述了伊莉莎决定离开息金斯,嫁给她的追求者弗雷迪。他们合开了一家花店,完成了伊莉莎最初花店售货员的梦想。

  半年多的相处定会产生情感联系,但《卖花女》的结局并没有顺应读者猜想,而是对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的颠覆。萧伯纳在结局中写道:“伽拉忒亚并非真的爱皮格马利翁,两者之间的感情太过于神化,让人无法认同”。[1]因此,《卖花女》的结尾更加生活化,体现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相往来,而非一方付出。

  另外,萧伯纳的艺术理念也决定了《卖花女》结局的生活化。受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影响,萧伯纳主张写作应反映社会问题,忠于生活;反对奥斯卡·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所以《卖花女》的剧情设置不包含强烈的戏剧效果、悬疑的情节设置;并且剧作中先以人物身份称谓“卖花女”“记笔记者”和“绅士”等来表示“伊莉莎”“息金斯”和“辟克林”,然后通过自我介绍或者他人介绍时了解真实的姓名,符合一

  请收藏:https://m.lp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