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章 休走,吃俺一钉耙_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闺阁怨事,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处秃笔一转,春秋笔法,匆匆而过。

  话说那唐三,如今表字叔同,真真得了大造化,每每睡梦中都要笑醒过来,连国舅爷提拔他,都不曾有这般兴奋,为何,还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在心中,锦衣卫是武官,可被一榜探花赐予表字,那却得是读书人才能有的待遇,想当初,他在街上瞧见郑乖官杀人后被县老爷礼送出来,回去后那是做梦也要大喊一声,卧槽泥马,老子也要做读书人,曰五妾,否则与礼不合,杀人还要被县老爷礼送……所以说,这个文贵武贱,不是一时半刻能扭转过来的局面,若不然,戚继光戚少保那等英雄,见了张居正张阁老,不也乖乖地庭参,帖子上写[顶上张恩相],读书人为何跟人说话,鼻孔都要朝天,就是朝廷两百年养士的结果。

  这种局面,最终造成了历史上大明灭亡,倒是有一首诗流传颇广: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

  何谓卑田院?卑田院就是朝廷收容鳏寡孤独的地方,类似后世养老院福利院姓质,这是赤裸裸嘲笑满朝衮衮诸公,像是那位想跳水自杀又觉得水太凉的钱谦益,就是代表人物。

  或许读者老爷又要问了,泥马,当我们不认字儿么!书上都写,[朝廷昏暗,宦官掌权,民不聊生],电影电视上描述的都是一脸正气的读书人被死太监陷害,哪里像是你老兄所说的那般。

  诸君,史是谁写的?读书人写的,天朝的读书人从古自今有个坏毛病,自己欺负别人,闷声大发财,别人欺负自己,那便要在史书上翻来覆去地絮叨,直至后世子孙都认为老祖宗全是慈眉善目大善人,从黄河流域发展出来的华夏文明是靠儒生们大义凛然地人格魅力感化,才坐了几万万表里河山,如画江湖……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就以大明朝为例,嘉靖年江南倭寇之乱,动辄说十几个倭寇攻城掠县,呼啸而过,后世说起来都知道,也不知道有多少文学和影视作品,要讴歌那时候英勇抗倭的仁人志士,要大喊我们是爱好和平的。

  可是,英国公张辅打越南,抓了人家前后三个所谓大越皇帝,杀得血流成河,并且把人头垒成金字塔,又把安南改成了交趾,最后在史书上不过留下寥寥几笔,要是不仔细看,一晃眼就过去了。

  就这,最后还是张辅麾下将士抱怨,说安南这鬼地方烟瘴之地,朝廷要了又有什么用,就让他们小国寡民自家过家家乐呵乐呵好了,还省得朝廷靡费军饷,将士离家数千里军心不振,这才又有了越南小国,国王还不能称王,只能叫大明安南宣慰司使,官衔是正三品,当然了,他们小国寡民,自家关起门来唱大戏,自称大越皇帝云云,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