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大战爆发_北洋崛起19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这轮炮火的规模。

  大致判断这是一个炮兵营的覆盖打击,口径大小皆有,啸声尖长的是克虏伯75MM的山炮,闷短急促的是炮击炮,而啸声闷长的是105MM重炮,听说只有直军吴佩孚的主力北洋第三师才配装。

  炮击持续了五分钟,戛然而止。

  此时阵地仿佛被无数推土机犁过一遍,多处防御工事面目全非,到处都是燃着硝烟的弹坑,刺鼻的硝烟弥漫在阵地上,伤兵们的惨叫痛呼让人揪心。

  周朝先率先跳起来,吼道:“各排清点伤亡!直军要上来了,马上进入前沿阵地!”

  过了数秒钟,才陆续有士兵灰头土脸的从战壕里爬出来,还有很多士兵躲在战壕不敢出来,军官们四处奔走,见着撅着屁股瑟瑟发抖的士兵顿时恶狠狠地踢几脚,“快给老子上阵地!”

  硝烟中,无数草灰色的身影如鬼魅无声来袭,随着距离的逼近,沙沙的脚步声越来越响。

  只见直军大致数百人呈散兵线迫近,多数士兵在行进中频繁的变动着战术动作,或跃进,或S路线,或寻找弹坑做掩体,显得有条不絮。

  近代军迷被诸多战争神剧误导,常以为北洋军阀打仗都是一窝蜂的人海战术,岂不知人海战术只会在战争进行到白热化,抢夺要地攻坚时才会发生,常态作战还是基本遵从步兵操典的,眼前的直军就是例子。

  警戒阵地上,士兵已经开始举枪射击,零散的枪声牵动了士兵的肾上腺激素,许多士兵不由自主的拉动枪栓,准备射击。

  周朝先奔走在战壕,举着盒子炮不住喊道:“不要露头,不要开枪,放近了打!”

  之所以要放近了打,倒不是节省子弹,而是大多是士兵的有效射击距离通常在百米上下,既然打不准人,自然不能乱开枪。

  周朝先转回到了连部指挥位置,这是一个土木结构的掩体部,位于阵地中部纵深地带,有三条交通壕,分别通向营指挥部,一排和三排,另有专门的观察口。

  此时连长戴峻正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方阵型,耳听周朝先的脚步,头也不回的道:“朝先,部队损失怎么样?”

  戴峻是山东蓬莱人,和吴佩孚是同乡,毕业于保定五期,是个沉默寡言的闷葫芦性子,不招长官的喜欢,也没有升官发财的野心,所以多年来一直在上尉连长的军职上止步,和他同期的军官,现在大多已经履任营团长。

  也是因为没了野心,见识了周朝先带兵的能力后,干脆放权给周朝先这个小学弟,乐得做个甩手掌柜的。

  “死伤了十三个弟兄!”

  周朝先摘下帽子甩掉沙土,跺了跺脚,走到观察口向外扫了一眼。

  “直军的步炮协同还是差,不然踩着炮点上来,这会早就拿下一线阵地了……”周朝摇头先发表了看法。

  戴峻可没周朝先那么轻松,皱眉道:“直军来势汹汹,接下来必然是一场恶战,布防还有什么可调整的?”

  周朝先早有腹案,道:“兵力不能一次性都压上去,我打算让二排打正面防御,设立三道阵地,由三排负责两翼,一排留作预备队,另外把机枪火力往阵地纵深布置。”

  戴峻琢磨了一下,满意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说话间,直军步兵已经逼近到了前沿阵地一百三十米的距离,军官们一声令下,阵地上喷出上百条火舌,一瞬间放到了直军散兵队列十数人。

  直军队形稍乱,反而以更迅捷的速度压上来,举枪猛射。

  可没等走几步,草地上骤然爆出一团焰火,把冲在最前面的直军士兵炸的粉身碎骨,是埋设的地雷发挥作用,直军这一下进退不得,所有人匍匐,呼唤工兵来排雷。

  于是2连射击目标全部转移到工兵身上,足足半个小时,直军死了七个工兵,才在雷区开辟出一条道路。

  这时,埋伏在两翼的机枪终于开荤了,两侧交叉火力下,好不容易突进到阵地前沿几十米的直军被割韭菜式的消灭,直军攻势疲态,后继无力,只能呼啦一下退了下去。

  “打得不错!”

  戴峻回头给了周朝先一个赞赏的眼光,这次阵地防御下来,2连防守表现的有进有退,不见慌乱,可见这几日周朝先忙前跑后所废的辛苦没有白费。

  请收藏:https://m.lp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